楊家老架式太亟套拳形像特色

 

  • 牌位步:拳刀劍以此步子進入平立觀無亟、抱刀式、持劍式
  • 立身中正曲膝疊胯:進入武功狀態打拳。
  • 變換高低在兩端。
  • 沉身提腿:輕提輕放、提腿側上步。
  • 上下分家:上()盤不動下()盤動。
  • 盪手:鬆沉、擺直、盪起、架平、轉臂前出、沉身坐掌。
  • 前進後退需揉胯。
  • 蛇身下式:回身轉步面側、沉身撐襠、俯身低揉胯、仰頭到位、起身金雞獨立。
  • 挪步:腳沿地面以膝蓋頭微提挪步到位。膝不可提高,腳不可收回。
  • 四個轉身:右手落體、左手落體、收腿、沉身。轉身必需大腿提平以跟轉尖剎才能穩定。
  • 三個小雲手:沉身轉腰左右雲手掤、起身轉腰右左雲手、回身轉腰左右雲手。
  • 實腿內轉腳與實腿外轉腳:沉身外轉與沉身內轉。

    師承長指示:太亟拳刀劍勁道含而不發,以意行氣以氣帶勁 到皮層停下來不發。氣勁在裏面鬆含而不發,為道家最高境界。楊家鬆而不發,陳家忍而不發,過與不及都不好。修道人逆來順受,氣勁在裏面還是鬆鬆的含而不發為好